感恩——灾区的新亮点
一凡
4月20日8时02分四川芦山地震,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。灾情就是命令,救灾大军夜以继日,与灾害抗争,与时间赛跑,废墟上展现着一个个动人的场面……,我这里能关注的只是其中的点滴故事。
报载,一位大嫂,从坍塌的房屋中被救起,首先想到的是能做点什么,从废墟中翻啊翻,翻出一袋大米,又到处搜寻,找来大锅,熬了粥递给满脸尘土、汗水的解放军战士。她没有豪言壮语,力所能及的表达了“感恩”之心,令人肃然起敬。一碗热粥,平常不算什么,可这碗热粥的份量非同寻常。由此想起唐李世民“最好喝之粥”的故事,说的是,造反之初,被官方追杀,在一个山村求得一老妇热粥,连说此粥世上第一,以至于做皇帝后仍念念不忘,但再也没喝到那种味道的粥。
报载,康巴汉子尼玛旦周经历过三年前玉树地震,子弟兵和救援队将其母亲、弟弟从废墟中救出,闻芦山地震,自费购买了4000件矿泉水和2000箱快食面,花两万雇了两辆大货车,千里奔波,送到最边远的大川镇,记者采访时,他说“人要学会感恩,然后去报恩”(新华每日电讯4月27日一版)。朴实的语言,折射的是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。由此想到一则典故,鲁宣公二年(公元前607年),晋国政要赵宣子首阳山(今山西永济县东南)打猎,见一人面黄肌瘦,询问时被告知“三天三夜未吃东西了”,赵宣子即送给其食物,可此人吃一半,留下一半,问其故,答曰“离家三年了,回去带给老母食用”,赵宣子让其吃完,又送一份给他。后来,晋灵公想杀赵宣子,搏斗中一名武士突然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,赵宣子得以脱险,赵宣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,他回答说“我就是早些年你帮我的那个饿汉”,赵宣子又问其住址姓名,他不告而退。原来那名饿汉武士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侠士——灵辄。
人民日报4月27日8版刊载的图片上,一名年轻母亲抱着1岁许的小孩,举着“谢谢”的纸牌,尤为引人注目。感恩是芦山地震灾区的新亮点。
|